返回

权变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76章 实地考察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适播期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这边种小麦,会出现两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一个是土地适不适宜;一个是晚播减不减产。”

    “正常情况下,就算是北方适宜种小麦的地区,晚播也会减产,亩产最多六七百斤”

    “金总做这个试种的目的,就是在实测这两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一来咱们这边,地域比北方暖,二来土地有作技改调整。”

    “试种能达到亩产一千斤以上。”

    “就说明,实验室的专利技术,还是比较过硬的。”

    杜玉峰也没看到地里有麦苗出来,可能是新播不久。

    见自己的问题,黄丝丝是信口拈来,回答的还的确有那么个意思。

    杜玉峰也是感叹了一句:术业有专攻。

    就算是做‘中介’,也是要全身心去投入的。

    果然,这世上,是没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可言。

    稍远处,袁老的团队也在和金永鑫等人交流。

    今天,金永鑫可算是捞着说话了,风头一时无二。

    从选的什么种,红皮白皮的区别,

    再到播种的用量,匀播技术,土地的要求等等说的头头是道。

    都快赶上专家级了。

    袁老对金永鑫做的这些努力也是很肯定的。

    袁老一直都在致力于改善盐碱地的技术推进。

    金永鑫的专利方案,也给了袁老一些灵感。

    盐碱地,之前的总体思路是压盐压碱,

    再辅助育种,优播,不断的对土地进行改良。

    从而把废地变成宝地。

    金永鑫的思路是中和,通过不同的辅剂来中和酸碱度。

    这个法子,之前也用过,只是实验的不深。

    现在看来,还是可以用,而且可能还有大用。

    在田里待了大约一个小时,基地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便饭。

    吴若兰和王伯雄见袁老兴致很高,吃饭的时候,都在交流。

    便知道金永鑫这些年,真是很用心的在做这个项目。

    现在看来,项目的结果,是可以被证实的。

    将来,如果能推广应用,在本地的农业上,肯定有一个很大的促进。

    最兴奋的人,莫过于市农业局的干部们了。

    他们嗅到了发展的契机,一个优于别市别省的发展大契机。

    一瞬间,金永鑫就从一条人憎狗嫌的臭鱼,

    变成了大家要追捧的心肝宝贝了。


第176章 实地考察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